【中国国际啤酒网】6月26日讯 近几个月来,巴西啤酒在阿根廷超市货架上的身影明显增多,这一现象正在深刻改变当地啤酒市场的竞争格局。阿根廷主要连锁超市的冷藏柜中,进口啤酒产品以远低于本土主流品牌的价格出售,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和本地零售商业结构。
这种变化源于多重因素的汇聚:内需持续下滑、库存因需求减少而增加,以及进口开放政策重新定义了主要商业场所的竞争态势。阿根廷国内啤酒消费量今年下降了约6%,与往年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传统上,阿根廷本土啤酒凭借营销活动、文化认同和本地品质认知在消费者偏好中占据绝对优势。然而,经济形势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使得家庭开始优先考虑必需支出,限制酒精饮料等被视为非必需品的消费。
价格对比数据显示了巴西啤酒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以473毫升装啤酒为例,巴西品牌在部分连锁店的售价不到900比索,而同规格阿根廷啤酒平均售价超过1100比索。
具体价格比较显示了这种差距的程度。在马德普拉塔典型连锁超市中,473毫升装啤酒价格对比如下:巴西伊泰帕瓦金啤售价999比索,而阿根廷施奈德金啤售价2090比索,帝国金啤2290比索,奎尔梅斯经典款2345比索 。
汇率环境和支付机制的改善促进了大量外国产品的进入。超市连锁店面对库存积压和市场不景气,积极利用从巴西进口啤酒的机会,这些产品通常被放置在显眼的货架位置。
行业消息人士透露,这一过程不仅影响本地生产商,还波及整个行业链条。面对国际竞争加剧和供过于求,阿根廷企业调整了生产规模并重新审视商业策略,"销售受到冲击,许多工厂出现产能闲置"。
消费习惯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阿根廷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寻求促销、折扣和替代产品,巴西啤酒的登陆正好满足了调整环境下的这种需求。
自2023年底以来,巴西啤酒进入量增长约20%,而阿根廷对外出口则保持在较低水平。汇率差异和简化物流推动了两国间的商业流动。
这种现象引发了本土制造商、分销商和行业员工之间的讨论。一些参与者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本地工业免受外国竞争,而另一些人认为消费者应该有自由选择不同品牌和产地产品的权利。
当前,消费者面对的货架上有更多选择、新标签和显著的价格差异,这些因素正在改变购买行为。大型商场将巴西啤酒用作吸引顾客的产品,有助于促进其他大众消费品的销售。
行业部分声音警告,如果市场条件持续,进口啤酒现象可能扩展到其他产品类别。对就业、生产和本地分销的影响仍是饮料行业企业家和商会分析的焦点话题。
这一市场变化不仅反映了阿根廷当前的经济调整,也预示着消费品市场可能面临的更广泛重构。随着进口产品继续以价格优势挑战本土品牌,阿根廷啤酒业的未来发展策略将面临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