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啤酒网】印度酒类市场曾连续三年半保持全球增长最快,如今却面临突然放缓。烈酒生产商(如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等)表现强劲,而啤酒公司则举步维艰。造成这种酒类市场分化的原因包括政府政策、税收制度、气候影响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所有这些都预示着该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首先,联合烈酒公司(United Spirits)业绩表现良好。该公司营收增长11.5%,达到31.7亿卢比,净利润增长41%,达到4.72亿卢比,毛利率也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得益于该公司专注于高端品牌并采取了有效的战略。然而,联合啤酒公司(United Breweries)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其营收下降3%,至20.51亿卢比,营业利润下降55%。成本上升、暴雨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市场需求下降都是造成这一打击的原因。
在印度,各邦的酒类市场并非统一。每个邦都有各自的税收政策和法规。例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近期提高了消费税,导致酒类价格上涨35%,销量下降10%至15%。与此同时,啤酒和葡萄酒的免税政策刺激了人们的购买。这促进了联合啤酒公司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业务增长。另一方面,安得拉邦的部分禁酒令重新开放了市场。拉迪科•凯坦公司(Radico Khaitan,印度领先的酒类制造商)抓住了这一机遇。该公司扩大了分销渠道,并将其在该邦的市场份额从10%提升至30%。
与此同时,高端化趋势正在彻底改变整个行业。如今,消费者饮酒量减少,但更倾向于高品质的饮品。联合烈酒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高端和奢侈品牌。同样,拉迪科•凯坦公司70%的收入也来自这一细分市场。拉迪科旗下的兰普尔(Rampur)威士忌售价高达每瓶10000卢比。联合烈酒公司凭借“戈达万”(Godavan)和“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等品牌在奢侈品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同样,随着女性和年轻人饮酒量的增加,伏特加等白酒的市场份额在三年内翻了一番。但气候变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的暴雨和洪水导致啤酒需求下降了高达40%,三家啤酒厂因洪水被迫关闭。
总体而言,印度酒类市场蕴含着一个清晰的启示:产品越高端,价格就越稳定。品牌忠诚度高的顾客不太可能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然而,大众市场更容易受到税收变化、气候变化和政治决策的影响。因此,印度酒类行业的未来在于品质、高端产品和战略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