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啤酒网】韩国的精酿啤酒公司正在被推向崩溃的边缘。它们依赖合作营销而非专注于本质风味和品牌形象的商业模式,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每家公司都在拼命挣扎求生,寻求重组或出售。然而,由于企业价值已大幅下降,经济低迷也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出售并非易事。
随着精酿啤酒泡沫的破裂,便利店销售的精酿啤酒也陷入低迷。2025年1月至10月,某便利店的精酿啤酒销量同比下降了25.8%。精酿啤酒仅占啤酒品类总销量的1.5%,表明消费者对该品类的兴趣正在减弱。
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依赖短期、潮流驱动的销售模式是导致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4罐1万韩元”之类的低价促销活动泛滥,迫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原料配比、牺牲品质,陷入恶性循环。此外,消费者对联名产品的审美疲劳也日益加剧。精酿啤酒曾经风味和香气的多样性优势已荡然无存,沦为“廉价无味的啤酒”。
日本啤酒的复兴也给韩国精酿啤酒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自2023年8月以来,日本啤酒已连续两年多占据韩国进口啤酒市场的榜首。这与2020年销量暴跌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韩国消费者抵制日货运动十分普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冠疫情后赴日旅游人数的增加,抵制情绪逐渐消退,消费者在韩国国内喝日本啤酒的趋势也随之蔓延。
业内人士认为,大型酒业公司或战略投资者短期内不太可能收购精酿啤酒品牌。经济低迷导致并购市场萎缩,而精酿啤酒竞争力的减弱使得即使进行收购,也难以实现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精酿啤酒市场要想重振旗鼓,必须建立一种结合地域性和体验式消费的新型商业模式。需要超越简单的便利店分销模式,探索通过举办区域性节日、组织本地啤酒厂参观、开设快闪酒吧等方式增加消费者触点,从而重塑品牌认知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