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友天地 >> 内容

北京啤酒记

时间:2020-3-22 11:14:31

据说从50年代起,北京一直有啤酒喝,但很长时间里是传说。经常有人念叨,老莫(莫斯科餐厅)有一种叫啤酒的好东西,然后问谁,谁都含糊其词,既像自己已经喝过,又说不出所以然。

大概在80年代中期,啤酒才渐渐地流入民间。当时是散啤,也说不出什么牌子来,而且是在副食商店出售。经常是售货员喊上一嗓子:“来啤酒喽。”然后男女老幼出动,拎着暖瓶铝锅甚至大搪瓷缸子,就在那排上队了。售货员则把啤酒倒在一个大澡盆里,用一个塑料量杯往外盛,倒在大家拿来的各种容器中,按杯收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再想要,明天早点来吧。

这一种当时叫生啤。

也有瓶啤,就是很稀少,买啤酒还得搭售香烟。一瓶酒搭两盒香山烟,否则不卖。

啤酒短缺的时间持续了几年,就遍地开花了。首先冲出来的是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都不贵,七八毛钱一瓶,最火的时候涨到一块二三了。

后来有了燕京啤酒。燕京啤酒由三轮车推着,走街串巷。在夏天的午后,阳光直射,大地浮躁,蝉鸣阵阵,一嗓子“换啤酒喽”,足以把人从午后恹恹的困倦中惊醒,拎着空啤酒瓶出屋、下楼,换好啤酒,拿回家在水池子里,和西瓜一起冰着。

后来,这三大品牌逐渐分化,五星奔高端走,打得国际大奖的招牌,价格维持在一块二以上;北京则占据各路大小饭馆,一两块钱一瓶;燕京呢,盘踞于胡同小区之中,坚持八毛。相持几年的结果是,燕京大获全胜,其他两种牌子,轻易就买不到了。

啤酒要喝得美,其实得休闲,心情放松才最好。我喝得最舒服的一次,是在颐和园。那时候颐和园还能进车,是走后门,直接到西堤一带,杨柳依依,碧草连天,最难得的是人少,因为游客不往这边来。顶多有几个钓鱼的,还有几个谈恋爱的,几个练气功的,都是远远的,互不干扰。午后进园,从后备箱中拿出一箱啤酒来,沉到池塘里。

过一会儿冰透了,跳下水去捞出来,捞了就喝,喝完再捞,那真是一个慵懒而清爽的下午。神奇的是,我有朋友在河里游泳的时候,还发现了沉在下面的半箱啤酒。估计是谁没喝完,也懒得下来拿了,就不要了。这当然便宜了后来,莫名其妙就喝了一顿。

搬到郊区以后,有段时间我们经常在温榆河边的草地上烧烤,也会把酒沉到河里冰着。可惜,后来那地方被圈起来了,成了高尔夫球场,闲云野鹤的日子也就结束了。

大约在90年代,扎啤兴起,遍地开花。刚开始有人还说,这不就是当年的散啤或者生啤吗?后来发现不对,这酒不是放澡盆里卖的,而是放在有巨大压力的铁瓶中。扎啤喝着就不像瓶啤那么上头了,喝多少全看肚量。我最多一次喝过六扎,后来再怎么拼命,也喝不下那么多了。

接着,德国的啤酒屋在东三环外开张,让人见识了什么叫鲜酿啤酒。在巨大的酒吧里,陈列着像火车头一样的酒罐,各种弯曲的管道。拧开柜台上的水龙头,就会有黄色或者黑褐色的啤酒注入杯中,由穿着格子裙装梳着辫子的姑娘端过来,还有打扮成流浪汉的老外到桌边拉小提琴,拉琴是不要钱的,但必须为琴手点上一杯啤酒。

在那个地方,我狠狠狂饮过几回啤酒,吃的则是德国香肠和烤鹅肝。记得酒吧里有一个巨大的杯子,是瓷制的做成一个靴子的形状,当然比普通的靴子大上四五倍。有人站在桌子上,把满满一靴子啤酒倒进了自己的喉咙。

北京的啤酒现在遍地开花,燕京继续占据主流市场,其他各种牌子放在超市的货架上。酒吧里卖着昂贵的、包装精美的啤酒,而大排档上,又逐渐流行开大桶啤。桌子上有个架子,铁皮桶的啤酒放在上面,拧开龙头,自己就可以接啤酒喝。夏天的时候有大学同学来,一起去喝这种大桶啤酒,喝不到一半,就有人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人群嘈杂,灯光迷离。我们喝得身心俱疲,体力精力早已不比当年了。


作者:老猫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4,199.219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