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公开征求《贵阳市支持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修改意见

时间:2025-11-27 8:15:42

贵阳市商务局

关于公开征求《贵阳市关于支持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修改意见的公告

【中国国际啤酒网】根据市政府相关工作安排,我局牵头研究拟定了《贵阳市关于支持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现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在2025年12月26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反馈意见。

贵阳市商务局(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场体系建设处

1.电子邮箱:304860907@qq.com

2.联系电话:0851-87973940

附件:贵阳市关于支持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5年11月26日

附件

贵阳市关于支持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生态旅游环境和消费市场优势,抢抓精酿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市场细分布局机遇,进一步系统化、深层次地推动精酿产业发展,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论述精神,抓牢啤酒产业升级、市场细分发展机遇,以精酿啤酒为核心,通过夯实一产根基、做强二产支撑、激活三产动能,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打造“标准筑基、金融助力、场景赋能”发展新路径,形成“特色酿造+文化体验+数字营销”的新产业链,进一步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业态,打响“爽爽精酿”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动精酿啤酒消费扩容提质。

二、总体目标

到2027年,完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精酿啤酒团体标准,培育区域公用品牌1个。细分消费市场,打造精酿产业园区,培育区域标杆精酿品牌5个,特色生产企业5家以上。创新消费场景,打造一批精品店、一批专业店、一批特色店。完善原料供给能力,鼓励市场主体开展大麦、啤酒花、酵母等酿造主料进口;聚焦区域特色,建设刺梨、猕猴桃、本地香料植物等精酿啤酒精品辅料种植基地3个以上。推进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精酿行业协会功能,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爽爽精酿”城市IP。

三、重点工作

(一)夯实一产根基,构建“特色酒粮”供应链体系。

1.实施“特色酒粮订单农业”计划。围绕本地特色刺梨、猕猴桃、本地香料植物(如木姜子)等精酿啤酒特色辅料,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有基础、条件优的区域,开展品种筛选和标准化种植,建设种植基地3个以上;组织骨干精酿生产企业与基地签订辅料收购协议,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确保酿酒辅料品质与稳定供应。(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

2.实施“精酿原料进口倍增”计划。以大麦、啤酒花、酵母、天然香料等精酿生产原材料为重点,用好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在通关便利化、原产地认证等方面予以进口企业支持;支持市场主体探索开展境外优质原料上游集采。积极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原料主产区域供应链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贵阳建设原材料仓储分拨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筑城海关)

3.建设区域性精酿原料集散与初级加工中心。利用贵阳综保区政策优势,建设精酿进口原料预处理中心或保税分拨(物流)中心;在围网区内规划建设精酿啤酒原料处理区,集成大麦发芽、啤酒花烘干与颗粒化、特种麦芽烘焙等初级加工中心,降低企业采购与流通成本。(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筑城海关)

(二)做强二产支撑,打造规范化的创新酿造集群。

4.设立公共服务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设计“爽爽精酿公共”Logo,形成品牌效应;大力培育区域标杆精酿品牌和特色生产企业,并支持企业在景区景点、商圈商街打造一批精品店、一批专业店、一批特色店,加快形成“高端引领、中端支撑、平价覆盖”的产品矩阵。(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

5.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在合适的区域规划建设爽爽精酿啤酒产业园,推动精酿啤酒产业酿酒生产、灌装包装、产品研发等生产环节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并在园区配套建设集中污水处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探索共享酿造车间与灌装线和CIP(原位清洗)系统,供小微品牌“拎包入驻”或进行产能代工。(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6.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支持骨干企业与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轻工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用好现有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攻关本土酵母菌株选育、酿造废水低碳处理、风味稳定性控制等共性技术难题。共享实验室,提供酵母扩培、微生物检测、感官品评等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激活三产动能,构建“全域沉浸”的消费格局。

7.培育精酿消费场景。设计“爽爽贵阳•精酿之旅”线路,以重点景区景点、旅游消费街区、文化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等为重点,将市域内的精酿酒(餐)吧集群、精酿工坊、精酿主题营地等节点串联,设计半日、一日游精品线路,纳入全市旅游推荐名录。发展“露营+精酿”“音乐节+精酿”“夜游打卡+精酿”等新场景,嵌入精酿品鉴、酿造体验等业态,丰富“畅饮精酿啤酒畅游爽爽贵阳”系列活动。支持精酿企业在热门景区景点、商圈商街、休闲旅游街区等开设集酿造展示、品鉴教学、文创销售、畅饮指南于一体的精酿文化体验馆。(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

8.构建立体流通体系。以花果园、中华路、世纪城、火车站等大型商圈为核心,支持精酿企业设立“爽爽精酿”品牌集合店。积极拓展与品牌连锁便利店和超市的合作,开设精酿啤酒冷柜专区。在筑城广场、太平路、阿云朵仓等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爽爽精酿风情带”,统一形象标识,塑造城市精酿消费 IP。支持行业协会开发“爽爽精酿”微信小程序,整合本地品牌,提供就近配送、酒厂直供、订阅制服务;推动协会与淘宝、抖音、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爽爽精酿”专区,扩大线上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9.持续创新产品供给。支持精酿企业省内重点实验室合作,促进酵母菌种改造和性能优化、风味调控技术、酿造关键技术等基础领域研究和原始创新。坚持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特色化,大力开发果茶风味系列、中药养生系列、花卉草本系列、地域特色食材系列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产品供给。(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10.积极拓展域外市场。支持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打造“贵阳风味精酿酒馆”,通过自酿、自调、封坛、定制、品鉴等进行消费培育。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鼓励企业在消博会、广交会、投洽会、酒博会等国内、国际性活动上开展体验营销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及饮料加工展览会等海外展会。探索举办“中国(贵阳)国际精酿啤酒文化节”“贵阳精酿生活节”,吸引域外精酿企业积极参与,促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强化要素保障,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柱。

11.加强人才引进培养。聚焦高级酿酒师、品酒师、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精酿啤酒大赛、行业展会和技术论坛等活动,精准引进一批精酿啤酒产业专业人才,加快精酿啤酒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引进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按贵阳贵安人才政策给予支持。对取得啤酒酿造工、酒精酿造工、品酒师等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支持精酿啤酒产业相关园区、企业及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与开设有酿酒相关专业的在筑高校开展合作,深度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12.强化金融支持。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加强行业信息共享和融资需求对接,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为精酿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

13.给予产业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对打造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等的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用好直接补助、融资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扩大“首台套”设备补贴范围,对小微精酿企业首次购置超过20万元的标准化酿造设备,按购置款的15%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积极引导精酿手工作坊向生产企业转型,培育扩大精酿啤酒SC认证企业,推动精酿产品标准化生产。(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

14.强化行业自律与品牌保护。实行“黑名单”制度,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对使用劣质原料、虚假宣传、恶意竞价的企业进行公示并清退出“爽爽精酿”集体品牌体系。注册“爽爽精酿”区域品牌集体商标,制定严格的授权使用管理办法。设立品牌保护机制,集体商标的权利人或权利受让人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侵权使用集体商标的行为进行法律诉讼。突出城市特色,围绕精酿啤酒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探索制定精酿啤酒团体标准,规范精酿啤酒产业品牌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各区(市、县、开发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酿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做好产业发展所需要素保障。市委宣传部要在宣传引流上精准发力,结合“爽爽贵阳”城市IP,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讲好“贵阳精酿”故事。市委金融办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为企业做好金融服务;市工信局要大力支持精酿产业园区建设,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主体,支持企业绿色化、智慧化改造升级;市文化和旅游局要深入挖掘贵阳精酿文化内涵,不断创新精酿消费新场景,做好系列推介活动的谋划工作。市商务局要做好重点企业跟踪包保服务,持续畅通精酿原料、产品流通渠道,建好精酿消费平台和载体,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要加强“产学研”资源对接,做好精酿人才培养、创业扶持等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要做好市场规范整顿加大对假冒伪劣和商标侵权产品的查处和惩处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努力打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其他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深入开展“五帮”专项行动,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共同推动贵阳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贵阳市商务局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447.266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