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南阳月季”啤酒宣传存疑 相关视频下架 企业称主播 “口误”
【中国国际啤酒网】9月4 日,大河报・豫视频以《南阳“月季啤酒”售卖调查:监管红线拦不住虚假宣传?》为题,报道了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阳月季”啤酒宣传与实际配料矛盾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月已明确月季花未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不得作食品原料,该企业却仍在官方直播间宣称“添加月季”,而产品配料表标注为“重瓣红玫瑰”。
报道刊发后,涉事企业官方抖音直播间内相关视频已悄然下架。南阳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啤酒不含月季,涉事主播因“口误”已停用,但对于初期含月季原料产品是否被监管调查、视频下架具体原因等问题,均表示 “不清楚”。
事件回顾:从“市花入酒”亮相到宣传与配料矛盾
2025年4月,第三届世界月季产业博览会在南阳开幕,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南阳月季”啤酒作为展会“明星产品”高调亮相。彼时企业对外宣称,产品添加“南阳月季提取物”,借“南阳月季”这一市花IP迅速吸引关注。
“南阳月季”啤酒争议的转折点始于7月。7月3日,网友陈建勋就“月季花能否作为食品原料”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咨询,7月7日该局执法稽查局明确回复:月季花未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且《中国药典》将其界定为中药材,未经安全性评估用作食品原料,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
但监管“红线”未阻止企业宣传。记者调查发现,8月下旬该公司官方抖音直播间仍持续宣称“南阳月季啤酒含月季成分”,可记者比对产品包装却发现,配料表中清晰标注着“重瓣红玫瑰”,宣传与实际成分存在明显矛盾。为核实情况,记者拨打企业对外公布的服务热线,电话始终处于“欠费停机” 状态。
9月4日,大河报・豫视频调查报道刊发后,有读者向记者反馈:涉事企业官方抖音账号内,“南阳月季啤酒”相关的宣传视频已下架。
官方回应:凸显“地域文化属性”,回避核心质疑
针对报道引发的争议,记者获取了一份加盖“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章的《关于南阳月季芬芳风味精酿啤酒的情况说明》。该说明首先明确企业背景: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南阳产业投资集团的三级子公司,隶属南阳市粮农投资集团全资控股,核心任务是推动南阳月季产业“延链补链”,并强调企业与地方重点产业的深度绑定。
关于产品合规性,说明称当前上市的“南阳月季芬芳风味精酿啤酒”,是经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后推出,配料中的“重瓣红玫瑰” 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新食品原料,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对于“‘月季啤酒’名称与‘玫瑰原料’不符”的疑问,说明给出“地域文化属性”的解释:“玫瑰与月季同属蔷薇科,月季是南阳市花,产品名称中的‘月季’仅为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宣传南阳月季品牌,与原料实际成分无关。”
但这份回应没有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未提及2025年4月产品初上市时,是否真如企业此前宣传的“使用月季提取物”;二是对8月直播间宣称“含月季成分”的行为未作任何解释,未说明该宣传是否经过企业审核、是否存在违规。
深度对话:原料从月季换玫瑰,“口误主播”被停用
9月6日,南阳产业投资集团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就争议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披露了产品原料更换与宣传争议的更多内情。
“最初推出的‘南阳月季啤酒’,确实用了月季提取物做原料。”该负责人坦言,4月世界月季产业博览会开幕当天产品上市后,“社会反响不错,大家觉得‘月季啤酒’有南阳特色,销量也挺好”。
但上市不久,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提出异议:“明确指出月季不在药食同源目录里,用它做食品原料存在法律风险,我们当时就暂停生产了。” 该负责人表示,停产不足两个月,“市里相关部门对这个产品关注度很高,觉得它是月季产业的重点项目,要求我们想办法恢复生产”。
为重启生产,企业曾赴北京对接相关部门,“对方建议让南阳本地市场监管部门‘担当作为’,出一份行政批复就能继续用月季原料生产,但南阳市场监管部门比较谨慎,说‘月季不在目录里,安全风险没法把控’,最终没同意这个方案”。
无奈之下,企业选择“换原料”:改用符合药食同源标准的“重瓣红玫瑰”,产品名称微调为“南阳月季芬芳风味精酿啤酒”,但保留“南阳月季”核心标识。“主要是为了延续之前的品牌热度,毕竟‘南阳月季’的地域辨识度高,能更快打开销路。”该负责人解释。
对于直播间“宣称含月季”的争议,该负责人将原因归咎于“主播口误”:“主播是我们外聘的专业人员,提前沟通过原料已换成玫瑰、不含月季,但直播时可能没注意,误说了‘含有月季成分’。现在这个主播已经不用了。”
当记者追问 “官方抖音相关视频为何下架”,该负责人表示 “具体情况不清楚,可能是顾虑怕再引发争议,就先下架了”;而对于“4月生产的含月季原料啤酒是否被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调查结果如何”,其明确回应“没收到相关通知,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