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雪花啤酒 >> 内容

雪花啤酒突然“断供”!一场价格保卫战内幕

时间:2025-8-28 17:33:11

【中国国际啤酒网】近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啤酒行业悄然打响。

行业巨头华润雪花四川营销中心被爆出在全面下架其在美团闪购、美团外卖、饿了么、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即时零售平台的商品。(雪花勇闯瓶、勇闯听、纯生瓶、纯生听任意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销商懵了,平台怒了,消费者也疑惑了:

有钱为什么不赚?

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自杀式”反击。

雪花啤酒赌上的,是短期的销量,要保卫的,是整个品牌的未来和成千上万经销商的生死。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雪花敢于如此果断“断供”,还源于啤酒行业独特的“场景消费”特性——

“根据啤酒行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啤酒消费超60%的营收来自于“现饮”场景(餐饮店、大排档、酒吧等),而即时零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普遍低于5%,部分区域甚至不足3%。”

这种营收结构的安全性,为雪花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关键支撑。

01、表面是「下架」,实则是「起义」

当你习惯在美团、京东上,用低于楼下小卖部5块钱的价格买到一箱啤酒时,你是否想过,这“便宜”的背后,是谁在买单?

答案是:整个传统的销售生态系统。

小卖部老板老李:”我的进货价是40块一箱,线上平台动不动就卖37、35。客人来我店里看了货,然后当场网上下单。

我成了他们的免费样品间!这生意还怎么做?”

这就是《营销渠道》(安妮•T•科兰)一书中所说的「搭便车行为」。

即消费者实体店获得服务,然后在网店购买,即获得了实体店的服务而不用给实体店付费,从而引起冲突,这种行为就是“搭便车”。

经销商王总:”我们辛辛苦苦做市场维护、搞终端关系、送货上门,利润本来就像刀片一样薄。现在平台一补贴,直接击穿我们的底价。我们不跟,等死;跟了,亏死。“

经销商对于“搭便车”行为的五种反应为抱怨、消极、停止、替代、放弃。

即如果厂家不管,任其让搭便车行为持续存在,则最初经销商就会出现向厂家“抱怨”;

如果厂家再不管,经销商就会“消极”对待该品牌;如果厂家还不管,经销商就会开始“停止”销售该品牌产品;

如果厂家还是不管,则经销商就会寻找可以“替代”的品牌;

如果厂家还是决定不管,则经销商最终就会“放弃”该品牌。许多经销商忍心放弃大品牌的经销权可能就是因为你这个原因。

雪花啤酒的下架,正是对这种现象的终极抗议。

为了防止经销商对搭便车的五种反应出现,它用最决绝的方式告诉世界:

“我宁愿不要这里的销量,也绝不允许我的价格体系崩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线上低价不仅影响零售终端,更可能反噬雪花的核心利润来源——现饮渠道。

如果消费者发现同一产品在线上价格远低于餐饮场所,会对现饮场景的定价产生质疑,进而动摇雪花最重要的营收基本盘。

02、即时零售:是「蜜糖」,也是「砒霜」

即时零售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

手指一点,30分钟送货上门,极大满足了用户的懒人经济。

但对于品牌方来说,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流量陷阱

低价引流,摧毁价格认知。平台商家将雪花啤酒这类“国民产品”作为价格战炮灰的“带路货”,亏本销售只为吸引你点进店铺。久而久之,消费者认为“这啤酒就只值这个价”,品牌价值一落千丈。

2、数字窜货

地域边界一夜消失。传统的“窜货”还得偷偷摸摸异地运货。现在,北京的货动动鼠标就能卖到天津,厂家对于经销商承诺的“区域保护”和“独家经销”形同虚设。

3、生态失衡

实体经销商体系面临崩塌。如果线下伙伴无利可图,谁还愿意为你铺货、陈列、维护客情?当毛细血管坏死,品牌再大,也终将成为无本之木。

从营收结构角度分析,即时零售对啤酒品牌而言具有明显的“非对称风险”:

虽然线上渠道贡献的销售额占比很低(通常不足5%),但其低价乱价行为对线下核心渠道(占60%以上营收)的冲击却是百分之百的。

这种风险收益的不匹配,使得雪花的下架决策更具战略合理性。

03、雪花啤酒的“狠招”,给所有厂家上了一课

雪花啤酒的“断供”,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和渠道治理,它示范了巨头该如何重掌控制权:

第一课:亮剑立威,重塑规则。

下架不是目的,而是谈判的筹码。这清晰地告诉平台:游戏规则必须由品牌方主导制定。要么遵守我的价格体系,要么一起失去市场。

第二课:弃车保帅,守护根基。

短期线上销量的“车”可以丢,但线下成千上万个经销商组成的“帅”决不能丢。守护实体经销商的利润,就是守护品牌生命的根基。

第三课:以退为进,谋划未来。

下架是“退”,真正的“进”是推动更深度的合作。据悉,雪花正积极与平台协商,推动数据共享、联合营销、专属产品开发,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种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将线上渠道从“价格破坏者”重新定位为“价值补充者”,让其服务于而不是破坏整体的渠道生态。

04、未来之路:品牌如何与线上平台「共舞」而非「互殴」?

雪花啤酒的破局之道,为所有品牌提供了参考答案。

1、产品差异化。

为线上渠道开发专属包装、专属口味、专属规格,让线上线下产品无法简单比价,从根源上杜绝冲突,即确保“不同渠道”对应“不同产品”的“渠道-产品”对应法则。

这种做法尤其适合啤酒这类场景分化明显的品类,可以针对现饮、家庭饮用等不同场景设计专门产品。

2、数字化管控。

利用“一瓶一码”技术,全程监控产品流向,让窜货者一目了然,精准打击窜货,使违规者付出惨重代价。

3、利益再分配。

设计更科学的返利政策,将“不窜货、不低价”作为经销商的核心考核指标,重奖守规者,重罚违规者。特别是要确保现饮渠道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这是品牌的生命线。

4、拥抱转型:赋能传统经销商。

厂家帮助他们快速开通“本地云仓”,使经销商成为即时零售的服务节点,让实体经销商从受害者变为受益者。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享受即时零售的便利性红利,又能维持价格体系的稳定。

结语

雪花啤酒的这场“起义”,远不止于一瓶啤酒的买卖。

它是一个信号,标志着野蛮生长的平台红利期即将结束,一个由品牌、渠道、平台共同构建的新生态时代正在到来。

雪花的决策背后,是对啤酒行业“场景为王”特性的深刻理解——现饮渠道才是行业命脉,而线上渠道必须服务于而不是破坏这个核心。

未来的赢家,不再是那些只会打价格战的“流量玩家”,而是那些能真正平衡好各方利益,构建起健康商业生态的具有“长期主义者”思想的厂家。

只有把“厂家和经销商共赢”作为厂家的核心渠道战略,无论渠道出现何种变化,才能真正实现厂商共赢、基业长青。

雪花啤酒的这次断供行动,正是这种战略思维的最佳实践,它告诉我们:

真正的渠道管理,不是一味地拥抱新渠道,而是根据行业特性和营收结构,做出最符合长期利益的战略选择。

文|梅明平,经销商管理专家,《经销商管理》第四版作者,新蓝海咨询公司创始人


作者:梅明平,经销商管理专家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736.816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