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激活发展“强引擎”
【中国国际啤酒网】奋进春天里,争上新台阶。近日,走进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车间外,一摞摞啤酒势如军队整齐排列,几辆大货车在排队等候,要将一箱箱新鲜的啤酒往外运送,搬运工人争分夺秒地忙碌着;车间内,麦汁飘香,机器轰鸣,一条条啤酒传送带宛若游龙,有序循环运行,一个个啤酒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橙黄色灯光下稳坐的灯检员更是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从眼前移过的啤酒瓶。
作为河南金星啤酒集团在西北布局的最大生产基地,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工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由于底子薄,设备更新慢,也曾面临生产营销难、排污难等困难,发展缓慢。如今金星啤酒系列1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这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如何取得的呢?
营商环境这池好“水”有了足够的“养分”,众企业这“一条条鱼”才能够尽情“遨游”,健康成长。2019年,镇原县开启“企业视角”,将企业难题列入重点督办清单,协调多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
仅用4个月便帮助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完成车间硬化、设备搬迁和环保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天然气锅炉、液氨制冷系统,建成污水处理站,实现吨产品耗水量低于国家优级标准。
“这得益于县上采取的多项有力措施:成立工作专班驻企办公,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机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协调供电、环保等部门现场指导,确保技改项目快速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节省技改资金。”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福武感慨道。
甘肃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走出困境、稳步向前发展是镇原县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镇原县依托工业集中区建设,深入推进“三抓三促”和“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项目信用管理、区域评估、模拟审批、容缺受理、代办服务和“一网通办”制度,备案时间缩短至1天,开工前审批时间缩短到50天,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
针对企业“痛点”和“难点”,镇原县把行政效能监督促进贯穿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履职实践中,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要求职能部门“当好企业娘家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企业制,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行动。县纪委监委全程监督涉企服务效能,梳理惠企政策清单21项,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为了让集中区在‘强工业’行动中‘打头阵、唱主角’的作用更加明显,按照‘管委会+服务公司’的方式,以标准化硬件设施和全方位优惠政策,为企业量身打造‘拎包入驻’的服务新模式,确保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精准化服务。
去年以来,镇原县深入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企业开办“即来即办”、“审办分离”等改革措施,推行容缺受理、独任审核、帮办代办等高效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目前金龙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3.09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1.51平方公里,并全面完成供排水、电力、道路、燃气、通讯、供热等“七通一平”建设,2024年全县新设经营主体2245户,累计达20013户。
如今的镇原,政企互动蔚然成风。政府甘当“店小二”,企业勇做“弄潮儿”。金星啤酒计划建成的10万吨啤酒生产线及益生菌奶饮品生产线一期5万吨已开始生产。“环境似水,企业如鱼。有了这池好水,我们一定能游得更远!”闫福武的信心,正是镇原县民营经济拔节生长的鲜活注脚。